撇開經濟能力不論。一個人能獨立生活與否,基本的如廁技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想,絕大多數的身心狀況正常的人們在心智上發展至一個程度時,如廁即成了在基本不過的行為。甚至大多數的人連自己是怎麼學會的都不記得。但是,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如廁則成為了相當艱鉅的難關。文中緒論的一項統計中提到,31.7%的智障孩童在7歲時還未發展出控制膀胱的能力。17%的20歲智障成人也無法順利控制排尿。試想,一個人若是一生中都得在旁人的協助下如廁,不但代表著無法獨立生活。更會造成對心理上的負面影響。這部分也許一個心靈發展健全的成年人可以適應,但對涉世未深的智障孩童來說。周遭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是排擠,想必會對幼小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創傷。有鑑於以上,如廁訓練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文中提到了三種如廁訓練方法。分別是前向移動訓練法,快速如廁訓練法以及便盆提示法。各有各的優缺點,因此應該參酌每個智障孩童的狀況,例如感官能力、手部控制能力、心智年齡等等...去設計出最適合個案的訓練方法。再者,現今科技輔具的發展已今非昔比。利用更有效的輔具來提升並改良訓練方式及效率,將能造福更多需要幫助的孩童。我們實驗室另一小組所研究的Zigbee即正往此方向發展。
訓練方法固然重要,也是本篇文章主要闡述的重點。但我認為心理上的輔導以及教學方式的調整也是在面對智障孩童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包括在如廁訓練的流程中,都應該加入更多心理層面輔導的要素以及另外設計過的教學方法,去和一般的如廁訓練法做結合。畢竟,讓孩童能夠具備足夠的”能力”以及”自信心”面對未來是最重要的。好的訓練法應該是要將兩者都考量進去的。
很棒的分享!
回覆刪除